硝烟前的预兆
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麻木的淘宝商家似乎只是认为这只是只可爱小猫,对其介入的原因没有任何察觉,或许有少数理性商家已经有所警觉,在天猫还没有成熟之际,就开始改品牌,调整策略,拼命挤入天猫商家的行列,受阿里妈妈的庇佑。于是乎就有了这近两年来看似一片祥和的淘宝飞速发展的鼎盛时期。
如今,阿里的种种迹象已隐约透露,“天猫为王”计划似乎已经开始执行,但是就时间点来看,现在阿里的动作来看,似乎有一些心急。如此心急是因对淘宝大众买家时代的不信任还是因竞争对手频频发力倍感危机而将计划提前,我们不得而知。现只能从一些客观角度摆到大众眼前。
精心布局 步步为营
2012年初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商城
在改名之初,引来骂声一片。说阿里“二”的居多,能静下来客观分析的智者往往在选择静候结果,所以大众就被“淘宝商城”改名为“天猫商城”认为是“二”的理论所引导,此事就只能慢慢被岁月掩盖。而部分消费者与淘宝商家却一边批判商城改名,一边又去主动适应改名。全是因为阿里帝国的深入人心。
2012年首次“双十一”
重新来看第一个“双十一”的销售额:总额191亿(其中天猫132亿,淘宝59亿)。天猫的销售额是淘宝的近2.5倍。但由于双11作为一个营销话题,大多数人都只关注与其带来的巨大销售额,很少有人拿天猫和淘宝的数据分开来对比。阿里又一次成功的避过了大众的目光将这项计划推进下去。
配合第三次“双十一”进行大规模的引流
引流手段1:优惠利率和红包作为引流工具
天猫宝是阿里在双十一期间推出的以优惠利率和红包作为引流工具推出的“敛财神器”,阿里称之为“购物神器”,而天猫宝其实是余额宝的一个“变种”,购买天猫宝,也是购买余额宝,实质绑定的还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天猫宝是专为在天猫购物设计的,可以做到“闪电支付”,特别是在双11期间,会是抢货达人的一大神器。
引流手段2:定天猫宝年化收益比余额宝高1%
天猫宝的一大噱头是年化收益比余额宝高1%。这1%是天猫补贴给用户的。假设购买期间,余额宝的平均年化收益是4%,那么天猫宝的年化收益就是5%。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消费补贴是年化收益的1%而不是转入金额的1%。可是在当下的态势之下,天猫宝即时加上这1%的收益也与众多宝类产品的收益无法比拟,从下表对比便能看出。
即使是“天猫宝”在“余额宝”的基础上+1%的收益也无法比拟像“日盈宝”、“活期宝”、“活钱宝”等10%左右的年化收益。
“天猫宝”在发起之初故意设定赎回需1%的手续费,是否是阿里故意让消费者对其规则不满而避开众人眼球实行其计划,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相信天猫最终肯定会将规则一点点的完善与优化。到那个时候,天猫宝也已经深入人心。那么计划也就可以顺利推进了。
合:阿里打算加大步伐抛弃小众淘宝卖家?
淘宝系“苛捐杂税”,真苛政猛如虎!
我们来做一个量化分析,当年很多人之所以放弃“实体店”去开“淘宝店”,就是因为它成本低,现在这种论点还成立吗?
假定某产品的出厂价是40元,现在以120元的价格在天猫上出售。猛一看这利润有200%!这在消费者眼里这简直就是“奸商”啊!马克思的《资本论》说有商家利润有100%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了,但在天猫上呢?请看下表:
表格中例举了该商品天猫上产生的“硬性”种和“软性”成本。当然数字有一定灵活空间,但绝没夸张(网上已经有很多详述,这里就不一一讨论)我们用利润空间(80元)减去“硬”成本(57.84)再减去“软”成本(27.84元),还亏5.68元!这还不包括库存产生的“隐形成本”。如果想赚钱,就要从这这些环节去节省。诸位觉的以上天猫哪个环节是可以商量的?
据说:1800个广东卖家放弃续约天猫,只掀开了问题的冰山一角。截至目前,800万淘宝店铺,真正能赚钱的已不足30万;6万多天猫商家,能做到保本的不到10%;双十一期间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额……
市场本来就是一场残酷的角逐,阿里妈妈其实已经帮到小众淘宝卖家许多了,只是可能最终为了适应大势不得已而为之。小众淘宝卖家不应对阿里产生太大的情绪,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优胜劣汰,而历史终将会被强者改写或者被时代淹没。更何况阿里又带了大家一程。
本文希望能唤起小众淘宝卖家发掘新的从商思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大浪淘沙之日终有乘风破浪之时!